為什么我國要制定專利法呢?制定這部法律的目的就在于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這也可以說是專利法的基本作用,最重要的作用。那么,專利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呢?跟隨網站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一、專利法的適用范圍
發明專利申請人的資格,專利法保護的對象,專利申請和審査程序,獲得專利的條件,專利代理,專利權歸屬,專利權的發生與消滅,專利權保護期,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實施,轉讓和使用許可,專利權的保護等。
二、專利侵權的法律風險
專利侵權風險是專利法律風險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有:一是有被侵權的有效專利存在;二是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三是侵權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四是行為不屬于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下面列舉幾種在實踐中常見的專利侵權行為:
(1)制造他人專利產品的行為。《專利法》對專利產品的制造行為的保護是絕對的,不論制造者在主觀上是否知道屬于他人的專利產品,只要在客觀上制造了專利產品就構成專利侵權;
(2)使用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如果使用者在主觀上不知道他所使用的產品是侵權產品,則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為只適用于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任何情況下,使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均不構成侵權;
(3)銷售專利侵權產品的行為。如果銷售者在主觀上不知道該產品是侵權產品而銷售,則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4)進口他人專利產品的行為。這是保護專利的進口權。由于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在專利權獲得領域以外生產的專利產品不構成專利侵權,但只有專利權人同意才能將該產品輸入到專利權保護區域,其他人擅自進口行為構成侵權;
(5)使用他人專利方法的行為。專利方法使用范圍的保護是由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一種方法可能有多種用途,甚至可能有跨技術領域的用途。如果第三人把專利方法應用于其他領域,而且又不是相近的技術領域,在專利權人的權利要求書中未記載這種跨領域的用途,所實現的技術效果在專利說明書中也沒有記載,則第三人使用該方法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此外,《專利法》也規定了幾種特殊情形下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1)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2)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3)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4)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5)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聲,你對“專利法的適用范圍”這一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嗎?若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網站上的在線律師。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