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促進發展、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資料圖片)
5月17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主題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邀請上海市經信委、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市發改委、市稅務局、閔行區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介紹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和服務情況及《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相關內容,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穩增長方面,2022年上海全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工業產值超2萬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49.4%。穩外貿方面,實現工業出口交貨值2871.2億元,占全市32.3%。穩市場主體方面,共有市場主體327.3萬戶,其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占比達93.4%。
談“專精特新”:到2023年底,目標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萬家以上
近年來,“專精特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領域一個熱詞,在談及培育發展“專精特新”方面時,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介紹,“專精特新”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帶動規模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向“新”而行、向“專”發展“,向”特“發力,向”高成長。
上海自2011年起,在全國率先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至今12年。目前,上海市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416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7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0家,數量質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據介紹,上海“專精特新”企業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綜合實力較強。年營業收入戶均1.78億元,35%的企業營收在1億元以上。136家“專精特新”企業已上市,還有145家企業在上市計劃當中,其中46家已在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
二是逐步邁向產業鏈中高端。2/3的“專精特新”企業分布在“3+6”重點產業領域,其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領域占15%左右;約80%的企業主導產品為知名大企業直接配套。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平均研發強度8.36%。戶均發明專利5件,戶均實用新型及軟件著作29件。
四是專注細分市場發展。52%的企業主導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超過10%,65.8%的企業國內行業排名前十位,1841家企業參與制(修)訂行業標準,417家企業獲省級以上著名品牌稱號。
吳金城表示,上海市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從多方面對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優質中小企業提出培育支持舉措,堅定不移推動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助推中小微企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在資金支持方面,明確各區對新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不低于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不低于30萬元獎勵。
吳金城透露,到2023年底,目標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達2萬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0家以上。
談減稅降費:今年一季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92.2億元
減稅降費能為中小企業直接減少經營壓力,去年,上海為中小企業減負超過3000億元。
在談及今年的具體措施時,市稅務局副局長吳健表示,為積極響應市委市府工作號召,市稅務局緊扣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需求,全力推進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落地,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煥發新的活力。
今年,國家先后出臺了延續和優化實施的稅費優惠政策:一是連續實施的政策,其中包括:減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及時穩定社會預期。二是優化實施的政策,包括:優化實施小規模納稅人減征增值稅、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征所得稅等,突出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創新實施的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并且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92.2億元,其中: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新增減稅12.4億元;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由3%降至1%政策新增減稅14.2億元;小微企業減征所得稅政策新增減稅39.7億元,規模力度較大。
接下來,稅務部門將以更大力度、更優服務、更嚴標準,把稅費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一是加大力度落實好。配合市服務企業聯席辦持續開展政策宣傳貫徹,與市工商聯聯合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確保中小微企業知政策、懂操作、能享受。二是跟進評估好。市稅務局已經把政策執行情況作為大興調查研究的重點內容,著力抓好政策效應評估分析,促進政策實施效果更有力、更有感。三是持續服務好。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進一步整合服務資源,暢通服務渠道,精準化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促進上海市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談融資環境: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擴面、增量、降價
中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人民銀行持續推動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能力建設,優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主任呂進中介紹,一是在穩增長方面,充分發揮人民銀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擴面、增量、降價。2022年,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并提供激勵資金5億多元,為上海30多萬戶企業的普惠小微貸款減息約18億元;政策性資金方面,上海總部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1500多億元,推動在滬銀行發放符合各類專項再貸款要求的貸款1000多億元;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降低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還款壓力,并提供征信保護。2019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持續釋放,今年1季度末,上海民營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3.99%,處于歷史最低水平,是全國最低地區之一。在近期的走訪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對央行這些政策的獲得感較高,切實幫助了企業穩步發展。
二是在調結構方面,將支持中小微企業與推動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緊密結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2022年4月,人民銀行創設科技創新再貸款工具以來,為上海近6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源頭活水,正在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運用好科技創新再貸款,加大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上海三大先導產業和六大重點產業為重點,引導銀行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提高對鏈上中小微企業的覆蓋范圍和服務質效。同時,大力支持綠色發展,利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支持上海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三是在強能力方面,持續推動銀行“四貸”長效機制建設,提升企業發展動能。2022年,上海開展“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專項行動以來,在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和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方面出臺了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配套支持政策與工具。轄內銀行通過落實盡職免責、優化考核激勵、加大金融科技應用等措施,對中小微企業“敢貸”的信心、“愿貸”的動力、“能貸”的基礎、“會貸”的水平進一步增強。同時,將繼續鼓勵銀行在單設普惠小微專項信貸計劃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首貸、信用貸和中長期貸款占比,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