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依托互聯網的發展而延伸出更多的可能,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碎片的、快餐式的信息與交流使得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連接變得薄弱,從而讓年輕人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的饑餓感。
【資料圖】
英國作家鮑曼在書籍《將熟悉變為陌生》里寫到:“原來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卻沒有被發明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處境。”
我們奔襲于一場又一場的社交活動,擁有了一套固定的參與和思考的模式,復制度過的每一天,試圖用“數量的疊加”來補充精神的需求。
但正如鮑曼所說的那樣,現在是時候打破固有習慣,將熟悉的事物重組,跳脫出原有的模式,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并嘗試新的可能,讓日常也能煥發神采。
8月26日,尋麓書館邀請自由記者、旅英作家王梆,與前媒體人、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生靈子,圍繞主題“怎樣用精神食療抵抗虛無”進行分享,漫談英倫文化生活,透過英國的民間文化活動,看看物質清貧的英國中產階級依靠何種方式來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滿足,為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嘉 賓
王梆
自由記者、旅英作家
為單讀創作的非虛構”英國觀察”系列,入選2018和2022年《收獲》文學排行榜,入圍第四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深港書評2022十大好書,豆瓣2022年度社會紀實類圖書,單向街文學獎2022年度作品獎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假裝在西貢》入圍亞洲周刊2022年十大小說;電影劇作《夢籠》獲2011年紐約NY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2021年開始用英文寫作,2022年入選英國國家寫作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Writing)才華扶梯項目前十(Escalator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靈子
前媒體人
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生
推 薦 書 籍
《貧窮的質感》
作者
王梆
出品方
單讀、鑄刻文化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王梆第一部非虛構紀實類作品。她旅居英國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種菜、下地勞作,走進鄉村社交俱樂部,打入工黨內部,采訪異鄉的普通人……以“英國觀察”為切入點,從自身的真實處境及經驗出發,討論貧窮與制度、家庭與養老、鄉村與城市、脫歐與留歐、文化與歷史等一系列社會現實問題。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資源,也是她的寫作原點。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學中“觀光客式”的觀察與紀錄,她長期扎根當地,作為一位“生活中的人”,觀察食物、衣著、住房、市集、鄰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人與物,不斷延展視野,將目光觸及家庭、養老、醫療、制度等一系列社會議題,反思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揭示全球壟斷資本主義背后的復雜真相。長期媒體工作的經驗和寫作訓練,使她的敘述不僅有獨特的視角,還有很強的感染力。
活 動 信 息
怎樣用精神食療抵抗虛無
——漫談英倫文化生活
時間
8月26日(周六)
14:30
地點
尋麓書館·開墾廳
掃碼報名
主辦方
尋麓書館、單讀、鑄刻文化
交通建議
地鐵
“紅石公園站”A口出,步行10分鐘,到達麓湖藝展中心;乘電梯或步行至5樓,抵達尋麓書館。
自駕
地圖搜索[麓湖藝展中心]導航前往,乘電梯至5樓,抵達尋麓書館·開墾廳。
撰稿 | 萬瀟
編輯| 萬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