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基本種類:
一、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原勞動法規定的長期合同。
三、單項勞動合同,即沒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合同的生效
勞動合同的生效,是指具備有效要件的勞動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內容產生了法律效力,此時勞動合同的內容才對簽約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勞動合同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并沒明確區分勞動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一般來說,雙方在勞動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即代表勞動合同成立并生效,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根據特定的需要,在勞動合同中對生效的期限或者條件作出特別約定的,則當事人約定的期限或條件一旦成立,勞動合同即生效。
《勞動合同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實踐中有的用人單位只讓勞動者在空白的勞動合同書上簽名,不讓勞動者知曉勞動合同的內容,或者以種種理由拒絕將勞動合同交給勞動者,因此,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即必須)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用人單位有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給勞動者的義務,違反該義務要負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的效力
勞動合同的效力即勞動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勞動合同法》第3條規定:“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勞動合同的效力包括:
1、一般效力,勞動關系當事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確定的權利、義務自覺履行;
2、法律強制力,勞動合同一經生效就受到法律的保護。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勞動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通過申請有關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強制執行來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的無效
無效的勞動合同是指由當事人簽訂成立而國家不予承認其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無效合同即使成立,也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不發生履行效力。
《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是指一方以給另一方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作出違背真實意的意思表示的行為。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利用另一方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迫使另一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的行為。這與《合同法》規定中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屬于合同可撤銷情形不同。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實踐中,用人單位以要勞動者放棄法定權利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條件,如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可隨時解除合同且無須給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不給上社會保險,甚至約定“工傷概不負責”等,其意圖就是要免除其法定責任,這些條款均是無效的。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這里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規范,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的法律規范,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法律與行政法規因其系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最高行政機關制定,并具有全國范圍內的適用效力,才能規定法律行為的無效,除此之外的法律規范不得作為認定合同無效的依據。而且,必須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為對任意性規范而言不存在違法的問題,例如當事人雙方約定6個月以上的試用期是無效的。
關于勞動合同無效的認定主體,《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關于勞動合同的部分無效,《勞動合同法》第27條規定,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其目的在于維護勞動合同的整體效力,實現勞動合同的履行和相應利益。
關于勞動合同無效后勞動報酬的支付,《勞動合同法》第28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勞動合同與一般的民事合同不同,勞動力一旦付出,無法由用人單位返還勞動者,也無法恢復到合同訂約前的狀態,因此,無效勞動合同的處理不適用《合同法》關于合同無效處理的規定,而是基于利益衡量的法律原則,由用人單位給付勞動者相應報酬。
關于勞動合同無效的損害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法》第86條規定:“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