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合同糾紛判決書怎么寫?
運輸合同拖欠運費判決書范本
原告(反訴被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
委托代理人羅**,****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
委托代理人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有限公司訴被告****有限公司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被告于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本院審查后作出裁定,駁回被告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后被告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年6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因案情復雜,本院依法裁定本案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年8月7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羅**、被告委托代理人周*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有限公司訴稱,原告與被告于****年1月1日簽訂《貨物運輸合同》,由被告委托原告提供貨物運輸服務,簽訂合同后,原告按照約定履行了承運人的義務,至****年7月24日共產生運費3,534,312.28元(人民幣,下同),被告向原告已經支付2,255,992.28元,剩余運費1,278,320元未向原告支付。原告多次催收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被告向原告給付運費1,278,320元;2、被告賠償原告因實現債權產生的所有經濟損失25,000元;3、被告給付延期付款違約金(以333,600元為基數自****年9月1日起算,以534,065元為基數自****年10月1日起算,以410,655元為基數自****年11月1日起算,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至判決生效之日)。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變更第二項訴訟請求為被告賠償原告因實現債權產生的所有經濟損失24,526元,并確認該項訴請包括律師費16,000元、財產保全擔保服務費6,500元以及公證費2,026元。
被告****有限公司辯稱,對原告訴請主張的運輸費金額予以確認,但原告存在違約行為,應在運輸費中扣除相應違約金。原告訴請的律師費、公證費等經濟損失缺乏法律依據及合同約定,不予認可。關于逾期違約金,此前被告系因原告未提供合同約定相關材料,付款條件未成就故未付款?,F原告于本案審理過程中才將材料補齊,完成訴爭合同第一條約定的三項義務,至此付款條件才成就,故即使存在違約金,也應從法院判決被告支付運費之日起算。
被告****有限公司反訴稱,原、被告就原告承接被告運輸業務簽訂《貨物運輸合同》,該合同約定貨物送達目的地后原告應要求收貨人進行簽收,并約定如發生原告違反本合同內容時,原告應按當月承包業務價款總額的5‰向被告支付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被告的實際損失,由原告補足。根據原告在本訴中向被告提供的****年5-7月期間的《貨物運輸單》顯示,上述《貨物運輸單》上均無收貨人的簽收痕跡,造成被告存在可能被其他主體追究責任的風險。根據合同約定,原告行為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因原告本訴訴請的是****年5-7月的運費合計1,278,320元,按約定原告應承擔的違約金為6,391.60元。故提起反訴,請求判令原告向被告支付違約金6,391.60元。
針對被告****有限公司的反訴請求,原告****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被告的反訴請求。首先本案中不存在簽收的硬性要求,被告提供的證據是原告和被告之間下達任務的流轉單據。涉案業務下的單據不是被告所主張的要求收貨人進行簽收的文件,涉案業務事實上也從未有過收貨人簽收的行為,因此原告并未違約。其次,雙方運費的計算并不是以簽收為前提條件,運費是按照車型及貨物數量計算的。最后,被告之前正常支付運費時也從未要求原告提供簽收原件。
經審理查明,****年1月1日,原、被告簽訂《貨物運輸合同》,雙方就被告委托原告進行貨物運輸業務達成協議,主要約定:原告的業務承包范圍包括按照被告指示按時將貨物從供應商運送到被告指定的卸貨區,運輸實績的報告和分析及物流指示書、票據類的處理;原告所承包的物流業務報酬以報價單為基礎進行計算,N-1月21日至N月20日發生的實際費用,原告應在N月24日內將發票送至被告,被告在N+3月月末以電匯方式支付原告;被告應按合同約定及時向原告支付運費及其它應付費用;貨物到達目的地后,原告應要求收貨人進行簽收;如發生原告違反本合同內容時,原告應按照當月承包業務價款總額的5‰向被告支付違約金;等等。
另查明,****年5月至7月期間,原、被告通過電子郵件分別對****年4月21日至5月16日、5月19日至6月19日、6月20日至7月17日所產生的運費金額進行對賬,合計即為本案原告訴請金額1,278,320元。針對該運費,原告已向被告開具全額增值稅專用發票,被告確認收取并已進行稅務抵扣登記。
還查明,上述運輸費用所對應的運輸業務,原告未要求收貨人進行書面簽收。
以上事實,除當事人陳述外,另有《貨物運輸合同》、(****)京方圓內經證字第06332號公證書、增值稅發票、貨物運輸單等證據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的《貨物運輸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均應恪守履行。
對于本訴請求部分:首先,原告已完成被告于****年5-7月份委托的貨物運輸業務,雙方業已對運輸費用完成對賬,被告即應按合同約定期限履行全部付款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欠付運費的訴訟請求,具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其次,關于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延期付款違約責任的訴請,被告辯稱在原告完成運輸實績的報告、分析及物流指示書、票據類處理兩項義務前,付款條件并未成就,因此被告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對此本院認為,訴爭合同雖約定了原告業務承包范圍的三項內容,但并未約定物流業務報酬中包括了運輸實績的報告、分析及物流指示書、票據類處理兩項內容的費用,也并未約定該兩項內容的完成系運輸費用的支付條件,因此被告該項辯稱意見缺乏依據,本院不予采納。根據訴爭合同關于付款時間的約定,原告要求被告分別根據****年5-7月份運輸費用的應付時間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至判決生效之日的違約金,于法有據,本院亦予以支持。最后,原告關于要求被告賠償包括律師費、財產保全擔保費及公證費在內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反訴請求部分,本院認為,根據訴爭合同約定,原告應在貨物送達目的地后要求收貨人進行簽收,而原告就涉案運輸業務未要求收貨人進行簽收,構成違約,被告要求原告承擔相應違約責任的反訴請求具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有限公司運輸費用人民幣1,278,320元;
二、被告****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原告****有限公司支付上述未付運費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分別以人民幣333,600元為基數、自****年9月1日起算,以人民幣534,065元為基數、自****年10月1日起算及以人民幣410,655元為基數、自****年11月1日起算);
三、原告****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有限公司違約金人民幣6,391.60元;
四、駁回原告****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一方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6,620元、財產保全費人民幣5,000元,合計訴訟費人民幣21,620元,由原告負擔人民幣411.55元,被告負擔人民幣21,208.45元;反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人民幣25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翁*方
審判員樊-蕾
人民陪審員陳*學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
書記員李*青
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特征:
(1)雙務合同。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享有權利,同時負有義務。承運人享有收取運費的權利,同時負有將貨物安全、迅速運至目的港的義務;托運人則享有如數完好收取貨物或向承運人索賠的權利,同時負有支付運費的義務。
(2)有償合同。承運人是以將貨物由一港運至另一港所提供的運輸服務為代價,同時取得運費報酬;而托運人在目的港收取貨物,則以支付運費為代價。
(3)直接涉及第三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雖然只有雙方,但卻直接涉及第三者,即收貨人。收貨人是第三方時,其雖然并未參加合同的訂立,但根據合同的規定卻有權直接取得合同規定的利益,并受合同約束。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收貨人成了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具有提取貨物,請求賠償和提起訴訟等實體權利與訴訟權利。與此同時,收貨人亦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如合同規定運費到付,收貨人一般應在提貨時向承運人履行支付運費的義務。
(4)通常屬于要式合同。一般說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既可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但我國《海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承運人或者托運人可以要求書面確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成立。但是,航次租船合同應當書面訂立。電報、電傳和傳真具有書面效力。”這就明確規定了航次租船合同應當書面訂立。而且,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多采用承運人或航次租船的出租人或多式聯運經營人事先擬定的標準合同格式。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