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已為周邊社區800多名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服務。
自從去年把養老床位“搬”回家,一年多來,家住石市新華區大安舍村的王淑姐照顧起患病在床的愛人輕松了許多。繼去年首次在全市范圍內安裝建設3500張家庭養老床位后,石家莊市今年將新增1000張家庭養老床位,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專業化、智慧化的照護服務,使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有尊嚴、有品質、更幸福。
【資料圖】
在家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
3月27日,記者來到王淑姐家,她的愛人、65歲的劉煉鋼正拄著拐杖,一步一挪,顫顫巍巍地在客廳里練習走路。
王淑姐告訴記者,兩年前,劉煉鋼突發腦出血,患有術后偏癱綜合征,一下子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就在她舉足無措之際,有關部門給予她家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感受到雪中送炭般的溫暖。“患病第二個月,我們就享受到了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每月有500元的購買服務金,可以通過‘孝心到家’App線上點單,選擇按摩、口腔保潔、洗頭、修腳等多項服務。去年,我們還順利申請到了家庭養老床位。”說起這兩年享受到的居家養老服務,王淑姐不停地感謝政府為民辦實事,“民政部門不僅給我家進行了適老化改造,還安排養老機構提供專業護理、遠程監控等智慧化養老服務,解決了我們在家照顧失能病人的實際困難。”
記者看到,劉煉鋼臥室的護理床上鋪有防褥瘡床墊,智能床帶,床角放有“一鍵式”呼叫系統,衛生間安裝有廁所扶手,配備有沐浴椅、防護墊等。“這些設施都是有關機構入戶給我們安裝的,特別實用。后期他們每月還提供四次免費入戶服務,如健康問診、免費按摩、家庭保潔、看護老人等,服務又貼心又細致!”最讓王淑姐滿意的是,經過康復師樂樂七八個月的上門按摩,她的愛人在輔助器的支撐下,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
“劉師傅脈搏、血壓都正常,堅持每天做康復訓練,身體會越來越好的。”入戶問診醫生池紅再三叮囑王淑姐,如果劉師傅在家突發狀況,可隨時使用“一鍵式”呼叫設備,該設備鏈接的是新華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該平臺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接到呼叫后,平臺會迅速派專業人員上門,提供醫療、照護等服務。”
智慧養老讓老人安享晚年
在石家莊市,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背后是智慧化養老信息平臺的有力支撐。
在位于警安路上的新華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記者看到,平臺電子大屏幕上,顯示著該機構所服務的“家庭養老床位”分布圖,有服務社區、重點人員等分布情況。
“這個平臺建成于2022年1月,至今已為周邊社區800多名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服務。”新華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相關負責人王彩娟介紹,該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快捷。老人的床頭、家里的衛生間、客廳等處安裝著“一鍵式”呼叫設備,老人只需一鍵按響,就能與平臺取得聯系;平臺收到信息后,醫護人員會在15分鐘內趕到老人家中。除了醫療服務外,平臺還可以提供生活照料以及家政等服務。老年人或家人還可通過App或小程序線上下單,平臺指揮中心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及時安排工作人員提供服務。
前不久,住馨夢苑小區的獨居老人呂洪祥突然感到胸悶氣短,于是按響了自家安裝的“一鍵式”呼叫系統。新華區智慧養老信息平臺的坐席人員接聽到呼叫后,立即聯系平臺的醫護人員,不到10分鐘,醫護人員就帶著心電圖和測血壓設備趕過去,“檢查無大礙,我們又叮囑老人及時用藥,注意休息。”王彩娟說,智慧養老平臺可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實現家庭養老床位的智能化。
3月27日,一位養老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中國式養老模式為“9073”:即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因此,發展居家養老任重道遠。“我們計劃將智慧養老信息平臺的服務延伸到更多社區,讓更多老人享受到智慧養老帶來的便利,讓他們在家就能夠幸福地安享晚年。”
那么,哪些老人可以申請家庭養老床位呢?據介紹,家庭養老床位的申請對象是:具有本市戶籍;目前家庭有一定照料條件、暫時不需要入住養老機構;有長期居家養老意愿;80周歲以上高齡或60周歲以上肢體、智力重度殘疾(重度失能)的老人。經濟困難或是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可以放寬至中度殘疾(中度失能)。符合條件的老人申請通過后,擇優、就近選擇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服務。
文/圖 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杜慧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制法律網,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95號-26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